秦天做梦也没想到。 有这么一天。 有这么一个人。 上嘴皮衣碰下嘴皮,就那么随口一说。 100亿美元,就直接送给了自己。 哦不…… 严格来说,这个钱不是给自己的。 而是投给了整个太空电梯的工程项目。 其实原本来说…… 明面上看的确只拨款了1个亿,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九牛一毛。 但是实际上,高政委和国家部委协调了航天集团,协调了多家航天相关的民企和国企。 动员了一部分部队和特种钢厂。 动员了超过两个省的地方政府。 还协调了数十家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链。 只是明面上没有明确的资金流转。 但是事实上,却通过体制内的货换货,或者政策换货的形式。 解决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困难。 打个比方: A厂生产超高强度的钢材。国家现在需要一批钢材,但是资金实在困难。那么,就从b厂调集一批矿石,以货换货的形式作为补偿。而对于b厂,国家则可以通过减免进出口关税、各种政策上的倾向,来作为弥补。 世界各国在政府层面的统筹办事,其实大都是这么一个道理。 单就这个验证项目来说。 缺口已经不大了。 其实10亿-20亿龙国币,就差不多能把事情办了。 而阿苏尔的这笔钱,的确是解了秦天和高政委的燃眉之急。 不过100亿美元,大部分其实是投给了后续的太空电梯正式项目的。 并且,这还只是第一笔。 当阿苏尔仔细听完了秦天对太空电梯的前期验证工程和后期正式工程的描述之后。 便立刻爽快地同意了投钱。 并且表示,钱用完了,他还会再投。 让秦天只管开口。 直到挂掉电话。 秦天还是有些恍如隔世。 资金问题,就这么解决啦? 随后的两天,秦天跟着高政委,开了好几个会。 有部队的高层,有各个部委的高层,还有航天集团的高层和专家。 这件事情,显然国家十分重视。 期间还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孙宇峰,孙教授。 就是那位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 专门研究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的专家。 给《流浪》剧组做顾问的。 之前电池生产线投产的时候,陈主任就吐槽过自己那位老友最近去了燕京开会。 神秘的很。 此时秦天才知道。 孙副所长也是参与了太空电梯,以及蓝星同步轨道空间站的设计、计算和论证。 倒是短短一两个月没见。 孙教授肉眼可见的憔悴了不少。 两鬓多了些许斑白。 看样子,他们所和航天部门的任务,也是相当的重。 · 几天忙碌的会议之后。 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终于定了下来。 秦天和高政委,乘坐军机,返回了胶市。 高政委连夜会见了郭凡导演和胶市本地的相关领导。 而秦天,则是在电池生产线厂房的旁边,又改造出来了一间稍大一些的神秘厂房。 看着眼前外形并没有什么特色的纳米材料生产设备。 大型的搅拌釜,挤出设备,以及专用的纺丝箱和分离槽等等。 秦天又看了看自己的系统面板,顿时欲哭无泪。 宿主:秦天 年龄:22岁 当前系统等级:4 当前经验值:2\/ 真的榨干净了…… 辛辛苦苦存了两万的经验值啊…… 一瞬间就这么全霍霍光了…… 果然是剁手的双十一啊…… 不过转念一想。 如果验证项目顺利完成。 那可就有8万8的经验值奖励啊…… 秦天又有些干劲满满。 此时的团结厂。 上上下下都忙碌了起来。 新厂和旧厂,生产线和机床功率全开。 工人们直接三班倒。 人停,生产线和机床不停。 各种机器人,在生产线上,逐渐成型。 在安装上电池之后,自己走下生产线。 固态电池也在逐渐提高产能,陆续产出电池,输送给部队。 一些后勤和炮兵部队,已经开始接装机器狗和各种机械外骨骼。 不过对于门框机器人,很多部队则是持保留态度。 一些装备山猫全地形车和猛士突击车的超轻型轮式高机动部队,对门框机器人很感兴趣。 而中型合成旅或者重型合成旅这样的装甲部队,则是对这种要机动没机动,要火力没火力,要防护也比不上主战坦克的东西,嗤之以鼻。 不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倒是对能够自主决策攻击的无人机很感兴趣。 · 几天之后。 胶市国际影都旁边不远的沿海地段。 一块远离住宅区,原本要开发旅游度假区的空地。 被各种施工围挡围了起来。 上百辆重型半挂卡车拉来了好几十辆各种各样的挖掘机、推土机、吊机和钻井机。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团结厂半年多以前生产的欧标农机和工程机械。 3.7平方公里的施工区域内。 数百个深井和地基坑,直直向下打了好几公里深。 工地昼夜灯火通明。 每到夜晚。 渣土车便排起长龙。 忙碌的景象每天都会持续一整夜。 一些周围路过的人,对规模这样大和这样忙碌的施工现场,显然是有些好奇的。 不过靠近施工围挡,就看见那些围挡上贴着的施工告示。 赫然写着:《流浪xx》剧组0017号拍摄场景搭建工程。 大家纷纷好奇。 这是个什么剧组,为了一个拍摄场景,居然搞这么大的工程? 然而很快。 更让路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在大约一个多月之后。 军方的车辆,开始大量入场。 逐渐替换了民间的施工队和车队。 一辆辆重型半挂卡车,开始载着各种钢球、刚玉块入场。 一些卡车上,则是盖着厚厚的篷布。 偶尔有没有遮盖严实的篷布,会露出下面的一块一块的,不同规格和尺寸的各种钢材。 一些陕汽或者东风卡车,则是载着身穿迷彩服的工程兵,来到了施工现场。 一顶顶军绿色的帐篷和活动板房,悄然竖起。 工地上。 特种混凝土在高温搅拌机中完成配比和搅拌。 又在其中加入了钢球、刚玉、甚至是高强度钢块之类的骨料。 最后浇筑进高强度钢网和钢筋编织出来的钢笼。 各种规格的装甲钢板,被深埋入几公里深的地下, 数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各种深井。 而这些深井。 在军方的工程部队开始进驻施工之后。 很快就引起了不少境外情报机构和组织的注意。 多个国家的数颗卫星。 每天调整轨道,从胶市上空掠过。 拍摄下来整个工地的变化。 终于…… 有些国家开始坐不住了。
第199章 筹备和动工(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