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儿,喜欢铁砂镇,这儿太平,我想永远留在这儿守着。当家的,请答应我……”
老丈越说,声音越来越虚弱,直到最后,交代了一些关于有才的事,便再也无力开口。
李怀才连忙起身把有才叫了进来,让他们祖孙俩见了最后一面。
最后,老丈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有才扑在他的身上嚎啕大哭起来,引得众人纷纷垂泪。
依照老丈的遗言,如烟命人将他葬在李怀才种的那片梨树林里,这里葬着多位铁砂镇的有功之人。
“当家的,您要离开铁砂镇么?”
如烟有些吃惊地看着有才,不明白他为何会这么说。
“我爷爷说的,那日知道盛长官来了,爷爷便说当家的快要走了。”
“老丈知道这些?”
如烟明白了,难怪老丈说他要永远守在铁砂镇。
回到自己住的小楼上,盛耀轩为她倒了一杯水,喝完,他认真道“如烟,老丈说得不错,我正是来接你们的。”
“接……我们?”
“对,准确点儿说,我就是来接你和火营所有的人员。”
“你要接他们?接去哪儿?”
如烟顿时警觉起来。
这两年各路人马都想要火营的学者们。
有想来收买的,有想来抢人的,有想来暗杀的。
自己的丈夫如今也说要来“接”他们,不仅令如烟对盛耀轩起了疑心。
“哈哈哈……你呀,还是当年那个鬼丫头。”
盛耀轩看出了她的意思,豪爽地大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我可与那些残兵败将不一样,是组织上派我来接大伙儿离开大漠的。”
“我们……全都走?”
铁砂镇好几千人,全都走哪有这么大的地方安置他们?
并且,还有什么地方会比火营更适合让教授们搞研发、做学问?
“对,全都走,这儿地处荒凉的沙漠,终究不是久留之处,况且咱们的国家已经大变样了,有一个比火营还更好的地方。”
“比火营还好?真的么?”
盛耀轩见慕如烟有些动摇起来,便趁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慢慢开导起来。
从铁砂镇的孩童们要入学说起,再说到铁砂镇的老人们养老就医之事,说得如烟连连点头赞同。
最后,她沉默良久才点了点头。
按照盛耀轩制定的方案,铁砂镇的人分批搬走。
第一批让愿意搬出大漠的人与火营众人先走,又盛耀轩的手下带领他们出大漠去,有车在动边的县城接他们。
第二批便让做通了思想工作的人搬离。
最后一批则看他们自己的意愿,实在要坚持留下的,那便暂时留下,等来年春天再来接他们。
慕如烟与盛耀轩坐在一辆汽车里,汽车在山路上颠簸。
他们的后面跟着十几辆汽车,铁砂镇的人们坐在车里,一路憧憬着新家的模样。
“耀轩,咱们还会回铁砂镇么?”
“会,只要你想回来看,我每年都陪你回来。”
“将来我也要葬在大漠的梨树林里,你来么?”
“我来,这也是咱们的故乡,让咱们的儿子将咱俩葬在一起。”
……
很多年后。
盛耀轩与慕如烟的儿子、儿媳,一人手捧一个骨灰盒站在梨树林中。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帮铁砂镇元老的儿女们,他们也各自捧着父母们的骨灰盒。
当年守护铁砂镇、守护火营的人们,终于又魂归故里……
(本书完)